近階段,紡織市場旺季不旺,高庫存讓紡織老板頭疼不已!有部分紡織企業已經開始了小幅度的降價去庫存,一般來說,降價促銷對于面料商還是有吸引力的,但是去庫存的效果卻沒有預期的那么好,面料采購商積極性不佳。再加上近日中美貿易摩擦升溫,給紡織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恐慌,很多紡織老板說,近日的首要大事就是降庫存!
據統計,目前盛澤地區織造庫存在39-40天左右,已經達到了近半年來zui高。庫存在日益增加,利潤又進一步縮小,但是廠家還是不敢停機,目前盛澤地區織機開工率仍然保持在90%左右,看來近一段時間內,織造庫存仍然會持續增加。
行情好的時候,織造廠多按訂單生產,而在行情不好的時候,織布廠會減少訂單,轉而加強常規布的生產。目前,就處于訂單減少、常規布生產增加的狀態。資金充足的工廠,短期內即使增加常規布的生產,工廠也能承受,而資金壓力較大的工廠,增加常規布的生產,很可能由于庫存的增加導致經營困難,進而陷入停機或者關廠窘境。
放假降低開工率緩解經營矛盾
之前,就一直談論廣州地區的制衣廠今年五一放假五天還未有開工跡象,往年這個時候大多只放一天的假期,加班加點趕制衣服是常有的事情,但是今年的景象與去年相比卻是冰火兩重天,部分效益不佳的工廠被迫關停。
這現象同樣也在海寧地區上演,據了解,五一期間海寧地區不少經編廠也都放了假,少則三天,多則五六天,市場開工率也下滑至了7-8成。
據悉,由于連續3年來經編行情表現良好,導致2017年和2018年海寧地區企業超量引進了生產設備KS經編機達1300臺,比原有設備的擁有量增長了20 %以上,市場供應激增,而終端需求并未如預期好轉,從而導致海寧的經編行業被行情拖累。
當前不少中小企業已經為應收款和不斷增加的庫存發愁,只能通過降低利潤或者開工率緩解當前生產與經營的矛盾和困難。
回款方式賒銷訂單減少
“仔細分析企業訂單變動情況可以發現,長訂單減少的現象較為明顯。”部分紡織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,近期下游需求變差之后,很多中間商與出口商的產品銷售模式也發生了較大改變。很多中間商已由原來的庫存銷售模式轉變為訂單生產銷售模式,如把訂單由長單變為短單,或者根據終端用戶訂貨情況再給紡織企業下訂單,中間商基本上沒有庫存。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棉紗需求,也令棉紗的社會庫存降低。
分析人士認為,接到的訂單少,加上開機率較高,紡織企業的棉紗庫存肯定還會增加。這一方面令企業資金回收困難,加大了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;另一方面還增加了財務成本,降低了產品直接盈利與企業綜合盈利能力。
紡織企業應該如何應對!
01 積極去庫存
我們都知道,賣出去的坯布大多數都是欠款的,廠家手頭的流動資金本來就不多,資金壓力還是很大的。于是,很多企業都會在淡季的時候選擇降價降庫存。這樣可以把手里庫存變現,減少資金壓力。另外,一般淡季原料的價格也會相應的降低,在此時采購一些低價格的原料,也不失為一個好計策。
02 淡季是紡企內部調整的好時機
在淡季的時候,訂單量減少,企業可以適時檢查調整機器設備、引進一些新的技術等。同時,也可以利用淡季比較清閑的時間多學習學習,給自己充充電。現在做生意,單憑誠信,很難取得成功,還需要學會更多的商業技巧、營銷策略。也可以適時地研發一些新產品,讓客戶有更多的選擇。
03 旺季做銷量,淡季做市場
這句話在銷售界廣為流傳。在紡織市場也同樣適用。淡季銷量的增長顯然不會來源于市場的增量,而是來源于對手的減量。在對手松懈的時候,就是機會來臨的時刻,可以趁這段時間多去拜訪拜訪客戶,也是出于禮貌,畢竟客戶是上帝,多去拜訪客戶,會讓客戶覺得你是一個有心人,那么單子成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。
紡織行業目前已經到了一個彷徨焦慮的十字路口,但是困境與機會并存,紡織行業需要質變型的突破,快速的綜合轉型,才能適應“優勝劣汰”的市場規則。
海安縣勤豐化纖有限公司憑借單流的專業技術力量,前端的質量檢測系統與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躋身業內優質企業隊列,專業生產pp短纖維、丙綸短纖維、滌綸短纖維、功能性丙綸短纖維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