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紡織科技的迅速發展,新材料不斷涌現,從智能紡織品到環保纖維,從高性能復合材料到生物基材料,它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改變著紡織行業的面貌。然而,面對琳瑯滿目的紡織新材料,如何準確識別其特性、理解其應用潛力,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。對此,紹興(柯橋)印染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天津工業大學紹興柯橋研究院,于1月9日共同舉辦了《紡織新材料及其識別與應用》公益講座,并邀請天津工業大學紹興柯橋研究院教授、博士尹翠玉作主講嘉賓。
講座中,尹翠玉以紡織材料的分類為切入口,重點介紹了新型紡織材料——化學纖維,并根據材質、規格、表面和縱向形狀、功能與技術等多個維度,對其進行了細致的分類與介紹,并結合實際案例,形象展示了粘膠纖維、聚酯纖維、復合纖維、超細纖維等新型紡織材料的性能與應用。她指出,科技進步與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正引領紡織新材料向智能化、環保化及高性能化的趨勢邁進。諸如吸濕排汗、速干、超高彈的運動休閑服裝材料,以及具備抗菌防污、抗靜電、防水、阻燃、防輻射等特性的防護類材料,正是這一趨勢的生動體現。這些創新材料不僅顯著提升了紡織品的價值,同時也更加精準地契合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。
本次講座為后續即將開展的纖維檢測實操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有效促進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深度融合。且其作為中心與天津工業大學紹興柯橋研究院創新聯動、共謀發展的一次重要合作與創新嘗試,為紡織行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前瞻性的學習視野和實踐導向。未來,中心將繼續通過校企合作、項目驅動、在線問答、專家講座等形式,建立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實訓平臺,以全方位、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,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紡織人才貢獻力量。
聲明:本文的內容、模板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,聯系刪除。